美的空调开关滴两声(空调按开关滴滴两声)

发布日期:2024-11-20 19:23:59 更新时间:2024-11-22 05:24:58 浏览次数:3675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追思会开幕式上,从右至左,北大哲学系系主任仰海峰主持,北大文科资深教授叶朗主旨发言,北大党委书记邱水平致辞,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张建军致辞

今天北京开始入冬以来的首次降温,寒风凛冽,但与会者都沉浸在张先生留下的温暖之中,都感受到张先生就在身边的鼓舞。讲堂今日先刊发其次子张晓崧先生会上的发言(追思会内容择日再发),再次分享张世英先生生前更多平凡而伟大的细节,也感谢其家人长年精心照顾,使得张世英先生及其思想成为社会的财富,成为国家的财富。 (文汇报记者李念)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追思会现场

首先感谢北大哲学系、北大美学中心组织这样一个追思会,更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友人来参加这样一个追思会。

生前最后一周去游玩十三陵水库,未去成雁西湖成永久遗憾

转眼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百天。在这一百天中,我会经常有一种幻觉,仿佛父亲并没有真正离开这个世界,仿佛父亲还在时刻关注着我们。父亲的去世,对我们的家庭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最后一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中,他也不曾成为我们家庭生活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家庭快乐的源泉,更是家庭存在、家庭精神的源泉。

记得父亲去世前的一个周末,8月29日中午,我开车带着他去十三陵附近的山里,我们先在昌平吃的午饭,由于进歺馆吃饭已经非常不便,父亲只是坐在车里喝了一些酸奶,吃了一块半曲奇点心,我们则在路边买了两个肉夹馍。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右一和左一,张世英先生长子张晓岚,次子张晓崧

饭后我们开车来到十三陵水库边上,买了一点农家菜,又开车去长陵北边的大岭沟风景区,欣赏了猕猴桃谷。那天,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路上还说,我一进山里就高兴,我就喜欢在山里面转。下午三点多,往回开车的路上,快到北六环的时候,我聊起了怀柔的雁栖湖,父亲马上说,现在去雁栖湖看看吧?我深知他内心的渴望,怀柔的雁栖湖,一直是父亲在京郊休闲旅游的最爱,连续好几年,春节的三十晚上,我们全家十几口人,都是住在雁栖湖酒店度过的。面对父亲想去雁栖湖的渴望,我当时却脱口而出,已约好了小时工,要去家里打扫卫生,今天就不去了,下个周末我们再去怀柔吧。他略带遗憾地点了点头。万万没想到,这次外出,竟成为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寄情山水,心游天地。这也成为我心中的一大遗憾,每当想到这里,都追悔不已。

父亲的哲学体系和人生境界:万有相通 美在自由

两个多月前,北大哲学系提出要在父亲去世100天的时候,组织一场追思会,并准备出一本纪念文集。我当时就在想,有关父亲,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究竟应该从何说起呢?父亲的哲学体系和人生境界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这就是:万有相通,美在自由。前者是他的世界观,后者是他的人生观。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在2014年“美感的神圣性”论坛上,与西南联大同学杨振宁相遇(第一排中间)

每个哲学家都会提出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万有相通”最能概括出父亲对世界的看法,而“美在自由”最能概括出父亲对人生的看法。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但在我父亲看来,还应该加上一句:没有审美自由的人生,更是不值得过。作为一个哲人,他认为人生不仅需要思考,还需要审美。所以他晚年写了很多有关美学的著作。他认为,审美自由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百岁哲人的独特性:足够的人生跨度、历史曲折、哲学思考

我常想,父亲为什么会提出万有相通的世界观和美在自由的人生观?作为一个百岁哲人,父亲这样思考有什么独特性、创造性、深刻性?在我看来,哲学家和哲人有很大的不同,哲人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去身体力行自己哲学思想的人,百岁哲人更是少之又少。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1953年7月初北京大学哲学系合影

我认为,要了解父亲思想的创造性和独特价值,一定要了解其人生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足够的人生跨度;二是足够的历史曲折;三是足够的哲学思考;四是足够的人生体验。没有足够的人生跨度,就没有百岁哲人的思考。但是,仅仅人生百年,还远远不足以成就父亲思考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父亲生活的这一百年,不是平平淡淡的一百年,也不是太平盛世的一百年,而是跌宕起伏、沧桑巨变的一百年。足够的历史曲折,使父亲对人生有着超越一般哲学家的丰富体验,更能够看穿人生的起点和人生的终点,更能够想明白,什么才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左:张世英先生1941-1946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上学期间。右:北京大学三个月内编成的《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文集》

父亲的哲学思想、哲学体系,绝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有感而发,而是从足够的哲学思考和足够的知识结构中产生的。他经常半夜醒来,查找资料,奋笔疾书。他几乎研读了所有中西方哲学大家包括西方现代哲学大家的思想和著作。他深知在他面前,耸立着一座座的思想理论丰碑。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左二起三位北大“30后”,哲学系张翼星先生(1933年生)、叶朗先生(1938年生),中文系文艺理论家严家炎(1933年生)

创新源泉:性本爱丘山,人生如何从啼哭走向快乐和自由

哲学家除了需要足够的哲学思考之外,还需要足够的人生体验,这是父亲理论创新的最大源泉。他从小就“性本爱丘山”,对世界始终充满了好奇心,有游不完的美景,吃不厌的美食,学不尽的新知。

从1995年开始,我和家人就经常开车带着父亲到山里面转。以北京为圆心,以1200公里为半径,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湖光山色,我们都以自驾游的方式走遍了。父亲坐在车里,说话并不多,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的美景,偶尔发出两声赞叹。他多次说过,我觉得我的长寿和喜欢经常到山里面转有关。我想再补充一点,他的美在自由的人生境说,其实也和喜欢经常到山里面转有关。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张世英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我发现他把每次出游的照片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时间地点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可见他对这些旅游记忆的珍视。这种仁者乐山、四海云游的人生体验,使他找到了平凡人生的最大乐趣,这就是审美自由。他认为,审美自由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且人人都可以找到的人生乐趣。思考的枯燥,政治的无常,欲求的局限,更突显了审美自由的难能可贵。所以他的哲学思想、理论创新,并不是首先从书本概念出发的,而是首先从深刻的生命体验出发的。他是一个真正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的哲人。当他无法享受到这种审美自由的时候,当他遭遇到各种人生无常的时候,他就会发出这样的人生感慨:我觉得人是被迫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他看穿了人生的起点: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啼哭声,而不是欢笑声。

我能感受到,他思考最多的一个人生命题、哲学命题就是:人生如何才能由啼哭走向快乐,由被迫走向自由,直到临死时能鼓盆而歌。通过自我的觉醒和实践,走向万有相通;通过自我的体验和升华达到审美自由,这就是父亲给出的答案。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张世英先生就如同这雪中青松,在哲学的道路上坚韧不拔、砥砺前行

父亲是在经历了足够的人生跨度、足够的历史曲折、足够的哲学思考和知识储备,足够的人生体验的基础上,才提出了万有相通的哲学体系和美在自由的人生境界说。尽管这些理论和学说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没有说透和没有展开的地方,但是其中的原创性、独特性和深刻性,是不容忽视的。正像五岳归来不看山,登顶过七大洲最高峰的人谈登山经验,一定会比五岳归来的人更胜一筹。

最后一次朋友探望的幽默:“他知道我快要死了吗?”

父亲是一个非常与时俱进,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他很早就学会使用电脑、使用智能手机、使用微信,甚至临终前三四天的夜晚,他起身上卫生间时,还会拿起手机看看有什么微信和邮件。由于他晚年的听力严重下降,我和他之间的语言交流变得比较困难,常常是用微信,把我要说的话写成文字,发到手机上,再拿给他看。有一天,我坐在他身边,用微信告诉他,他已经比我母亲多活了三十三年,他看后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这辈子可以活这么久。

父亲是一个活得通透,热爱人生,又看淡生死的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的吞咽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步履变得非常艰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倦卧在沙发上睡觉。但他的精神是平静达观的,没有半点恐惧,甚至偶尔还会流露出他那特有的幽默。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张世英先生总把笑容挂在脸上

8月30日下午,朋友陈越光、王忠明相约想来看他。中午时,我对他说了此事,听说陈越光要来,他显得挺高兴,问我:“他知道我快要死了吗?”我说:“不知道”。于是他又笑说:“你告诉他,我快要死了”。我只好笑答:“我告他”。我能感受到,父亲直到死时都不相信存在一个外在的上帝,不信奉有神论的宗教,不寄望灵魂的存在。但他主张,存在着美的神圣性,这种美的神圣性,可以看作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所以他多次说,对待宗教问题,他和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一致的。

尽管我能认同父亲的主张,人死后,应当如庄子所说,鼓盆而歌。但是,当父亲真正带着笑意离开人世的时候,我所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痛。连续几天,每天都会忍不住恸哭三四次,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恸哭,那是一种内心深处抽畜而引出的泪水,它不是失声痛哭,而是抑制不住的、默默的、来自心底的阵阵流淌……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从1995年的《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到2002年讲课集成的《哲学导论》,“万有相通”的哲学体系逐步形成

父亲的精神和品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明亮。我很赞同对父亲这样的评价:万有相通的哲学体系为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美在自由的人生境界说则为日益审美化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自我觉醒的价值取向。

百岁哲人张世英追思会:父亲的万有相通与美在自由

参会嘉宾名单

【文末链接】

悼百岁哲人张世英:永久地思辨,永远的再出发

孙向晨|怀念张世英先生:一个有诗意的自由人

思念父亲张世英:“偷”学德语,悄埋中外唱片……

作者:张晓崧

现场照片:李念编辑:李念 刘郑宁责任编辑:李念

电修家
为大家整理了液晶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11种家庭电器的故障及维修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自己维修家电的小故障。